网站首页 > 文明城市
书院巷:街坊近学府,德馨绵久长
发布日期:2020-05-06

  书院巷。

  书院巷位置图。阿 龙 制图

  揭阳一中老校区后围墙上的椭圆状石柱。

  仁义巷。

  和义巷人家的门牌。

  林氏南山公祠。

  巷口上的更楼铺。   阿龙 摄
  从揭阳一中众智外国语学校大门往西走,拐进莲角池,沿方厝前河东行,就来到了一中老校区的后围墙外小巷,走完这段小巷,来到了搭建在小溪上的书院老人室门口,再走过老人室东侧的书院桥,我们就行走在一条小巷上。
  这条小巷,就是书院巷,得名于在县城乃至潮汕大名鼎鼎的榕江书院的一条街巷。
  记者 蔡逸龙
  榕江书院的正门,曾面南对着小溪
  在“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第10站《榕江书院:岁月流转廿七秩,文脉恒昌薪火传》,我们知道揭阳一中最早的名字,是1743年12月7日创办的榕城书院,由时任知县的张薰购买贡生许之翰的别墅地6亩9分及房屋18间改建而成。其时的书院,坐北朝南,大门对着玉窖溪支流方厝前河。依清代的县城格局,书院后背正是环城城墙,大门也只能面南而开。
  西门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创群指着一中后围墙上几根嵌在墙里、上下端略细的椭圆状石柱,说:“那就是旧时的大门,这石柱就是大门的门柱。”
  就在我们站在旧时大门前察看周围环境的时候,一位从老人室走出来的六七十岁老者得知我们在找旧大门,指着小溪对岸的一面破旧不堪的老墙说,大门的对面就是照壁,这面墙以前还可以见到一些残留的图案。我们在老者的指导下辨认着小溪对面那斑驳残破的墙体,却找不到丝儿图案来。但依墙壁和椭圆门柱对应的位置来看,旧大门当就在这儿。
  从大门出来,东行几十步,过书院桥,就是书院巷了。
  跟着学府命名,书院巷叫响270年
  据1990版《榕城镇志》上载录的资料,书院巷长130米,宽1.8米,门牌1~27,1980年有人口172人。
  书院巷是跟着榕城书院的设立而得名的,但这条小巷的历史却应该比它现在的名字更长,因为277年前张知县买下许之翰的别墅来建书院的时候,这一片就已经是居民区了,北市街至此连接西门街(两街今合称西马路),小巷正位于两街相接处,说它没有名字,似乎不太可能。西边的莲角池、弥勒巷,东边的堡城里,都是居民区,都有名字,这条巷正是连接周围居民区的交通要道,更不太可能没有名字了。只是,当一个县城大学府“落地生根”之后,书院的名字就完全取代它原来的名字,自此响当当叫了几百年。
  书院巷名字的奇特处,还在于它的“得名主”换了几番名字:榕城书院、榕江书院、揭阳县学堂、榕江中学、揭阳县立中学、揭阳一中、揭阳一中众智外国语学校,它却依然“从一而终,矢志不渝”。
  就连那跨过小溪连接学府门口小巷的石桥,也因书院而得名“书院桥”。据《榕城镇志》载:书院桥长3.7米,宽1.75米,在城西,系石板桥。桥的历史当与巷一样,比书院还长,也因书院而改名。
  20世纪80年代,附近群众在书院桥西侧的小溪上面建起书院老人室,成为老年人活动场所。不久,将小桥改造成有护栏有顶篷的廊桥,方便过往群众避雨、纳凉。
  巷头的林氏宗祠,解放初年曾办起一中附中
  书院巷的历史比榕江书院长,还有巷头的一处宗祠可以作证,早在明代,林氏宗祠就已经在巷头的西门街建成。
  位于书院巷口西马路144号的林氏宗祠,全称为林氏南山公祠,堂号“一本堂”,坐北向南,东至书院巷,西至佘厝巷,南至西马路,北至冯厝巷,占地面积约880.3平方米,建筑面积750.5平方米,为硬山顶土木结构。祠门呈三山门楼,置石狮一对。祠堂为前庭,中堂、后厅殿三厅二天井,左右火巷厝格局。
  据介绍,林氏南山公祠建于明洪熙乙巳(1425)至弘治癸丑(1493)年间,是林氏后人为纪念钱阳开基始祖林南山而建造的。
  林南山,名均正,字渭玉,号南山,宋末元初由福建避乱入潮,落居于揭阳县钱坑寨(今揭西县钱坑镇),生5子。尔后,这支林姓在钱坑、阳夏乃至揭阳繁衍成大族,自称钱阳林氏,尊林南山为钱阳开基始祖。到明代,有迁入县城的钱阳林氏后人,在西门街择地建祠,纪念先祖。
  500多年的宗祠历经多次毁复: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寝堂遭倭寇毁坏,3年后才得以修复;清道光二十年(1840)因年久失修,作全面修缮;民国三十二年(1943)7月遭侵华日寇飞机投弹,炸毁部分房屋,在抗战胜利后再进行修建。
  新中国成立后,林氏南山公祠成为普及教育的一个公共场所,县教育部门于1950年秋办起南山小学。1954年,改为揭阳一中初中部,办有6个班。1962年,改为榕城中学。
  这样,书院巷南北两个巷口,就有学子们求学的两个处所。
  2019年,林氏后人对祖祠进行全面修缮,来自林氏故里的省级“非遗”钱坑木雕传承师傅专门为祠堂制作了精美的木雕作品。
  邻近的更楼铺,诠释街区历史久远
  书院巷和周围街区历史的久远,还有一条更楼铺巷可以佐证。
  据郭伟忠《揭阳城坊志》载:更楼铺巷位于书院巷之东,谢厝径之西,即处于书院巷与谢厝径之间,北俯西内城河、更铺巷桥,南通西门街。路狭小,为书院巷宽之一半,即1米,长130米。
  据《榕城镇志》载:更铺巷桥长2.3米,宽1米,在城西,系石板桥。
  更楼铺巷、更铺巷桥均因巷头设有更楼铺而得名。更楼铺为揭阳古城报更的治安防范之所。
  敲更,潮汕俗称扣更。更夫夜间栖宿在更楼,其职责是治安巡逻和为民报时,以更鼓声为讯号,称为敲更,通常一夜间分为5个更次,上半夜7至9时为头更(亦称初更)凌晨3至5时为五更(亦称尾更或收更)。
  揭阳更楼原设在县衙内,不久迁至北市街之更楼铺巷。后再迁至进贤门城楼,揭阳古八景之一的“谯楼晓角”,晓角即晨曦初现时的敲更声,从城楼上随风飘送,驱散星月,迎来朝晖,乃一大美景也!
  进贤门城楼建于明天启元年(1622),在其建成之后,敲更的工作就从更楼铺移到城楼上。这也说明,更楼铺、更楼铺巷、更楼桥均在此之前就存在了。
  笔者在清乾隆《揭阳县志·杂税·魁元坊官地租》上查到这段文字:“北市更楼铺巷口更楼官地,系林命之盖铺一间,纳地租二钱八分。”这正说明,进贤门城楼建成后,原来的更楼便作为官地出租,以收取租金。
  北市社区党总支书记许建明陪我们来到这条窄巷口,找到了巷口上一间两层破旧楼,一位大爷指着楼说,那就是古时候的更楼。
  更楼铺巷没有地名牌,我们在巷两侧的住户门口也找不到门牌,许建明解释说,因为这条小巷太小了,而与书院巷和谢厝径又挨得太近,所以巷两边住户在当年编制门牌时,就被分别编到书院巷和谢厝径中,更楼铺巷便成为一条既实际存在的,却又没有编入户口、门牌档案的小巷。哦,我们在《榕城镇志》中《1980年揭阳县地名普查榕城镇街巷(路)标准名称表》上没有查到这条巷,原来,原因即此!
  与学府为邻,附近地名德馨飘香
  有哲人说,与书为邻,能使人的心澄明如镜。与一个知名学府为邻,每天听着诲人不倦的谆谆教导,还有朗朗的读书声,周围的群众耳濡目染,自然也会提升人生境界吧。
  走过书院巷,我们还见到了一中围墙东侧的仁义巷,以及再往东的和义巷。两条小巷,仁义巷宽1.4米,和义巷宽1.3米,一个成年人双手伸开,即可以触及巷的两堵墙。巷虽小,名字却非同寻常。我们在许建明的带领下,走进几户住户家中闲聊,试图寻找巷名由来,但得到的都是“名字是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答案。
  想来,没有答案,也可以设想答案。毗邻学府,德育当功不可没,亦或慕德成名便是当地先贤创名的初衷。儒家学说倡导“仁义礼智信”,仁义博爱、和睦相处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礼仪的一部分,巷名彰显的,不正是当地先贤崇尚文明的一个写照?
来源:揭阳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