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明城市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30)
新街成旧迹,思贤播美名
发布日期:2020-10-28

思贤路位置图。阿 龙 制图

  思贤路东段(原进贤门路)街景。阿 龙 摄

  思贤路西段衙前魁解庙,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尚有顷丝街牌匾立于街上。阿 龙 摄

 思贤中学校园内的贤文化景观。阿 龙 摄

  思贤路西起点——新街桥。阿 龙 摄

思贤路西段(原新马路)街景。阿 龙 摄

思贤路中段(原店马路)街景。阿 龙 摄
  从揭阳市新华书店中心门市门口往南走上几十步,就来到思贤路。思贤路,一条2002年重新命名的街路,却又是古城最古老的一个街区。她的历史,还有她新起的名字,不单吸引着我们,还吸引着关注揭阳古城历史文化的广大读者。
  2020年初秋,我们“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采访组走进这条大街,探访她绵长的历史。
  记者 蔡逸龙
  跟旧河道平行的街路
  从我们绘制的示意图,读者不难发现,长550米的思贤路并不是中规中矩的东西走向,而是呈西-东-东东南走向,中间那一段,还有些儿弯弓状。
  这样的道路布局,其实源自于我们这座岭南水城的水系。
  北宋,尚没有成为揭阳县城时,这一带还是水乡玉窖村,村里有着纵横交错的诸多河汊。我们在这一系列第22站《玉窖溪:榕城人的母亲河》介绍过玉窖溪的一条支流谢义和祠前河,就从谢义和前向东流至禁城的西城墙外,南北分叉为衙署西侧护河,北叉绕禁城后而南折,至考院侧接禁城东护城河。南叉稍折往东走,经衙署谯楼前太平桥,过考院前而与北叉之流汇合,形成环绕衙署一周之护河。而县署东护城河又连接学宫泮河,学宫泮河往东,又连接进贤门内河。
  上述谢义和祠前河、县署护城河等河汊名字,都是后起的,在宋代,它们都是玉窖溪的支流而已。玉窖村的先民,临溪而居,所建的房子,就大都分布在溪边。
  南宋绍兴十年(1140),揭阳县治定址玉窖村,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自此开始,而先民在建屋修路时,其实便都遵循了与河道相适应的规律。这一规律其实延续至今,今天的临江南路、临江北路,都跟北河河道平行的。
  街路与河道平行,这就是水城的一大特色。
  思贤路的走向,其实就是北侧不远处的谢义和祠前河-县署南护城河-学宫泮河-进贤门内河这几条河段的走向。只是这些河段在清代末期以后,在一次又一次城市建设中“化身”下水道。因此在今天的地图上,我们便不可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在漫长的历史上,河道其实也跟道路一样,是边界线。明清时期,魁隆坊和解元坊的边界,就在谢义和祠前溪,沿袭下来,也就成了今天永革社区和店马社区的分界线。
  行走思贤路,我们就有趣地发现,西段是店马社区管辖的范围,东段则是永革和东门社区的分界线。
  新街:县署前主要街路
  南宋时期,县署定于玉窖村,县署前面就形成了官道,群众把县署办公地称为县衙,县署前就被称为衙前。衙前,这几乎是全国所有古代府、州、县署办公地前的通名。在揭阳,即便是县署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市政建设形成了一个十字街区,纵横街路均有了名字之后,衙前依然是这个十字街区交汇处地带的代称。
  衙前十字路口的西侧大街,第一个名字叫顷丝街。就名字可以看出,这一地带应该是古代丝织品的经营点。据郭伟忠《揭阳城坊志》载——顷丝街,东接宣化街(今中山路),西至孝义巷口。专营丝织品及针线首饰。顷通倾,《诗》“不盈顷筐”,把筐倾侧以倒出物也。在这里接洽谈价后,卖方把装丝织品的筐倾欹,把丝织品交给卖方并取购款,故此街名曰“顷丝”。70多年前,新街楼仔下(今作神庙)之上,尚挂着“顷丝街”之匾额,红底黑字,惜以湮失。街长70米、原宽2~4米不一。
  《揭阳城坊志》出版于2000年,据此说,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顷丝街尚有牌匾立于街上,神庙即今衙前魁解庙,魁解庙即位于魁隆、解元两坊间之庙。而魁隆坊、解元坊的名字,均出自科举考试专用名词,为希望多出人才的意思。
  但其时的顷丝街,其实已经成为专业街区的代称,整条道路的名字,早已变成新街了。
  在清雍正、乾隆两次编修的《揭阳县志》县城最早的12条街巷名字中,都有新街。这说明,至清初,新街的名字,已经覆盖了顷丝街。
  由顷丝街往西,原有小桥连接打铜街,在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郭春震《潮州府志》的记载中,这座小桥的名字为新桥。但顷丝街货物的运输,在水网发达的县署边,走的是水路。据1990年《榕城镇志》载,顷丝街所在的楼仔下北侧,有小桥跨谢义和祠前河,谢义和祠东侧又有12板石桥义和桥,再往西,在谢义和祠前河注入玉窖溪的溪口处又有草街桥,桥高1丈5尺,下可通舟。这样发达的水路,从北河、南河来的货船,在进入玉窖溪后即可通过谢义和祠前河直通县署前的太平桥。
  顷丝街被新街取代,其实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明代中期,在打铜街成为特色街区,而县署前的交通环境又必须以更快更便捷地流向县城西部地带的情况下,拓宽顷丝街西侧道路并连通打铜街,就成为贯通县城中心和西部地带的需要。
  于是,拓宽后的整条新道路,就被称为新街,原来的新桥在扩建后,也随新街起了新名字,就是新街桥。
  民国17年(1928),为适应市政道路发展需要,新街原宽2~4米不一的路面,被扩筑为10.35米。路扩筑之后,被重新命名为新马路。
  店街:首批县城店铺带出的名字
  古揭阳县署前的十字街区,其实是3条街路的并汇处,纵的是宣化街,横的则有两条,除了上面的新街外,另一条就是店街。
  就名字便可以看出,店街其实就是店铺带出来的名字。
  县城选址玉窖村之后,县署落定,县署前一带就逐渐形成商贸地带。据《榕城镇志》载:“(县治设后)乃开荆劈榛,建县衙官署以行政令,设学宫以风励文教风化,辟市集以通商贾货殖,开拓陆地官道以沟通县境内外,徙民户殷富入城以实人口经济。”
  县署前至考院前的这段路,在宋元明时期,就是店铺林立的街区,群众遂称之为店街。然而,在雍正、乾隆《揭阳县志》所载的县城12条街巷中,却没有出现店街名字,这大概是县志编者把这一段视为新街的一部分吧。然而,在大多榕城人的概念中,店街却是由来已久的街区。居住于瑞兴巷的林大爷,生于20世纪30年代,他说,他爷爷告诉他,巷口前的大街,祖辈传下来的一直叫店街,就是因为店子多得名的。
  民国17年,跟新街一道,原来宽2~4米不一的店街也扩筑为10.1米的大路。路扩筑之后,被重新命名为店马路。
  1992年,榕城区设置镇级中山街道,因原榕城镇辖下的居民组织中山街道办事处与新设立的镇级政区同名,取辖境内主要道路店马路名字,更名为店马居委会。
  进贤门内街:以揭阳主要标识命名道路
  由店马路往东,直通进贤门的道路,曾被称为进贤门内街。
  然而,在800多年的揭阳县城历史中,它最初的名字叫学前街,叫了600多年。
  南宋绍兴十年(1140),县治在落址玉窖村的同时,开始筑建儒学,就是今天的揭阳学宫。这个全县最高学府建成之后,大门口的道路,即被称为学前街。清雍正、乾隆《揭阳县志》所列县城12条街巷中,均有学前街,并注明“通进贤门”。
  学前街是以知名建筑标志之方位命名的街路,跟着揭阳学宫这个知名建筑被叫响并且成为地名的,还有学前广场、学头、学角。学头即学宫前头,学角则是学宫附近角落的省称。我们在1993《揭阳县志·吴凯传》上查到:“1939年,经(中共党)组织决定,他(吴凯)到榕城学角复办医务所,以作掩护。”中共党员吴凯创办的地下联络点,就位于学角。
  在进贤门城楼成为揭阳独特标识之后,人们开始以进贤门内街、外街来称呼门内门外道路。来到民国时期,学前广场、学头、学角地名还在,但学前街已为进贤门内街逐渐取代。
  民国时期,进贤门内街也进行了扩筑,原来的进贤门内河被改建为下水道,路宽由是从2~2.5米扩筑为18米。不久,进贤门内街更名为进贤门路。
  街路整合,以思贤若渴取新名
  2002年,揭阳市区道路命名更名方案公布,新马路、店马路和进贤门路3路合并更名为思贤路。
  我市著名学者、地方历史文化专家、正在进行编纂的《揭阳市地名全览》主编彭妙艳,当年作为专家参与了新道路命名,在回忆当初专家组提议三路并为一路命名时说,这条道路是贯穿古城东西的主要道路之一,长度不长,跟今天的临江北路、临江南路、进贤门大道等比起来,几乎还不到十分之一,却分为三条不同名字的路,显得过于短小。其次,新街、新马路,这在明清及至民国时期两度扩建时,称为“新”还过得去,而今已来到21世纪,就已经不新了。再者,古城这一街区,需要一条跟贤文化相匹配的道路来叫响。明代开辟进贤门,起了进贤这个名字,就把揭阳叫响了。进入新世纪,我们需要更多的贤达人士来建设美丽揭阳,路用“思贤若渴”来取名,与进贤门的“增进贤士”一脉相承。因此,专家们就一致同意“思贤”这个名字。
  2003年,榕城区新创办的一所初级中学落址于揭阳县政府旧址,取名揭阳思贤中学。思贤中学利用校区内有多处省、市级保护文物,以及毗邻揭阳学宫、进贤门等重要历史遗存的优势,充分挖掘地域特色资源,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提出创建“贤文化”优秀校园文化,用“以贤立德、以贤树人、以贤润校”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勇于担当历史使命的优秀人才。
  由西往东,行走在思贤路上,历史和现实撞击的,是古城处处展现出来的历久弥新的慕贤思贤情愫。
来源:揭阳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