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红色文化
普宁市围绕着传承红色基因,激荡红色血脉
以“红色+”品牌创建打造乡村振兴普宁模式
发布日期:2022-05-27
南溪镇深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打造“梦里水乡”。林碧鸿 摄
  本报讯(记者 高浩钦 特约记者 罗凯瀚 特约通讯员 邓达阳)普宁市是一块炙热的“红色热土”,是光荣的红色革命老区,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贺龙、刘伯承、郭沫若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普宁的大地上留下了革命的足迹,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近年来,普宁市围绕着传承红色基因,激荡红色血脉,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内”“外”兼修,塑生态之“形”、铸文化之“魂”,将红色文化与人居环境、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相结合,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大步迈进,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普宁模式。
  传承“一抹红色”,汇聚乡村振兴大能量
  普宁市总共有108个革命遗址,其中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这些红色资源承载着光辉闪亮的历史记忆,也是普宁市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普宁市为进一步深挖红色典故、丰富红色素材、编印红色读本,把红色资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同时,广泛开展乡风文明创建活动,走文化兴村之路,全面完成26个镇街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工作,行政村实现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通过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乡风文明创建,奠定乡村振兴坚实的文化根基,极大激发广大干群躬身入局、挺膺负责的豪情壮志,汇聚了普宁市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守住“两条底线”,夯实乡村振兴压舱石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普宁市是全国人口第一大县级市,是全省50个山区县区(市)之一,也是农业大市,近年来,普宁市为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该市守住保障粮食的安全底线,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深改革,全面开展农田水利设施排查整修,完善机耕路等基础设施,深化土地流转改革,加快推进建设稻蔬产业园,大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建设高标准农田6500亩,加快推进赤岗镇630亩垦造水田建设,谋划新增1500亩垦造水田,拥有“菜篮子”省级基地4个,市级基地2个,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全面提升粮食储备管理水平,着力提升粮食储备加工能力,确保“米袋子”安全。
  该市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出台《普宁市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完成该市脱贫攻坚交接衔接,组建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组团结对帮扶工作队29支,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因地制宜推广“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模式,累计建设“一村一品”项目101个,推动青梅、青榄、蕉柑、油柑、荔枝等特色产品发展,将小产品做成大产业。
  强化“三大保障”,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普宁市持续强化组织领导、要素保障、制度供给三大保障,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普宁市加强组织领导,该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市挂钩联系工作机制总负责人,统筹指导该市挂钩联系工作,选派99名驻村第一书记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撬动点,积极推动驻村第一书记在乡村振兴一线冲锋在前、做好表率,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强化要素保障。出台人才新政22条,成立青年人才驿站,谋划建设人才公寓,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支心系乡村发展的年轻干部队伍、一批乡村地区需要的科技型人才和一群心怀理想的创业人士,培养主动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强化制度供给。通过出台的相关政策规范规划编制、制度管理、操作指引等方式,形成普宁市资金统筹整合“一盘棋”局面,促进各项工作高效对接落实。
  打造“四大品牌”,唱响乡村振兴“五重奏”
  依托深厚的红色资源,普宁多个乡村因地制宜掀起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热潮,“有革命遗址可看,有红色故事可讲,有发展路径可溯,有振兴前景可期”的活力画卷正徐徐铺开。
  ——打造红色文化+生态农业品牌。普宁市创新推出农业产业链“链长制”,高规格推进“链长制”创建工作,梯次谋划建设青梅、青榄、蕉柑、稻蔬等现代农业产业园,青梅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青梅年产量达8.5万吨,年加工量达10万多吨,产量、产能均居全国第一,总产值达52.19亿元,带动30万梅农脱贫致富。
  ——打造红色文化+乡村旅游品牌。普宁市规划集参观、学习、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具有革命传统体验、红色精神传承、绿色休闲观光等功能的红色主题旅游线路,将红色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动力,大南山街道陂沟村等3个行政村获评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短短几年间,大南山街道什石洋村从昔日的贫困村摇身变成远近驰名的“网红村”,每年前往什石洋村学习参观、旅游休闲的旅客络绎不绝,什石洋村的经济效益逐步显现。南溪镇新溪村深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打造“梦里水乡”,走出一条新溪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以梅为媒,连续举办五届梅花旅游文化节,集中展现普宁的人文历史、商贸名城、美丽乡村、红色文化、特色小吃等旅游文化,成为宣传展示普宁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打造红色文化+电子商务品牌。普宁市传承自强不息,守正创新的革命精神,持续优化农村电商发展环境,有效拓宽普宁农产品企业销售渠道,助推本土农特产品持续上行,让普宁农产品走向全国。该市现有淘宝村70个、淘宝镇18个,电商企业和个体户共有8932家,网上开店超10万家,电商从业人数超50万人,普宁市上榜全国淘宝百强县与入选全国农产品电商百强县和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并在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绩效评价中获评“优秀”。
  ——打造红色文化+美丽乡村品牌。普宁市将保护好革命遗址和建设美丽乡村同部署、同推进。创新实施“农民工匠”建设模式,全力推进美丽圩镇和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273个,大坪镇善德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该市下一步还将推进革命纪念馆建设,修缮红军操练场等,打造集红色文化教育、党建文化展示、陶冶情操于一体的红色文化育苗基地。同时,谋划建设好一批红色文化史迹和农业生态园,形成红色文化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旅游景区。
来源:揭阳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