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惠来县
传承:走进揭阳非遗系列报道——惠来九鳄舞:瘅恶向善的艺术表达
发布日期:2019-01-23

九鳄舞是惠来乃至潮汕地区独有的民间舞蹈,取材于韩愈驱鳄的故事,表达了人民群众劝恶从善、祈求吉祥如意的愿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作为传承人,翁春亮一直以来致力于惠来九鳄舞的传承与创新工作,努力让九鳄舞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惠来九鳄舞2016年参加佛山市“非遗”周秋色巡游表演。

  九鳄舞动作刚健,风格活泼,色彩绚丽,为潮汕广大群众所喜爱。
  每有喜庆节日,特别是春节,惠来人民喜欢表演壮美豪放的九鳄舞,纪念唐代为潮汕人民驱鳄除鳄的韩愈,祈求国泰民安、生活美满幸福。因其风格刚劲,鼓点激越,舞姿优美,深深感染了广大群众,往往成为惠来春节文艺游行活动的重头戏。
  九鳄舞是惠来乃至潮汕地区独有的民间舞蹈,是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文化活动。取材于韩愈驱鳄的故事。唐元和十四年(819),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因为谏迎佛骨,激怒了宪宗皇帝,被贬到潮州任刺史。韩愈任潮州刺史只有8个月,期间,他没有因为被贬而消沉,而是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爱民之心为潮州人民办了许多实事。他兴学育才,发展生产,抑制豪强,功绩卓著,后人非常敬仰。他听说韩江鳄鱼为患,便写下《鳄鱼文》,劝诫鳄鱼退出潮州、弃恶从善,鞭笞当时祸国殃民的贪官污吏。如不听劝诫,“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他祭鳄,其实是开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动员会,消除鳄鱼在人们心中的恐惧,并挑选人才使用毒箭射杀鳄鱼。至今,韩江中游沿江乡村仍然传承着糊制纸鳄作为香船驱鳄戮鳄的习俗。有些“鳄鱼”被儿童拿起来挥舞玩耍,逐渐形成今天的九鳄舞。
  据惠来县惠城镇英内社区老人方允创(约生于1920年前后)所述,其父方荫棠于新中国成立前的潮州韩山师专就读,寒暑假回到家乡,曾传教九鳄舞与村民。从此,翁山村(今英内社区)便有了九鳄舞。九鳄舞一般由10多人到20人表演,最多可达20多人。惠来背山面海,境内港湾、溪涧、池塘特别多,为求平安吉祥,民间对驱除恶鳄游鳄鱼灯活动兴趣很浓。据相关资料记载,昔年惠来春秋二祭,清代道光年间以后,除夕及大年初一至元宵期间舞鳄驱邪祈福。九鳄舞动作刚健,风格活泼,色彩绚丽,为潮汕广大群众所喜爱,是惠来最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
  九鳄舞原为游鳄鱼灯。用竹篾扎成鳄头鱼身龙尾形,外蒙丝纸或绸布,内置烛火(现多以干电池灯泡代替),挥舞不熄。在古代,“九”被认为是最大的数字,泛指多次或多数,故游鳄鱼灯为九盏。多年来,经惠来民间艺人不断研究,改革创新,游灯的舞蹈器具和服装越来越精美,色彩绚丽迷人,鼓锣铿锵激动人心,潮州音乐悠扬美妙,舞蹈队形变幻莫测,时而如巨龙翻滚,时而似暴鳄败奔。表演者以矫健的步伐,多变的舞姿,形成艺术造型,场面气势壮观,感染力强。
  据该项目市级传承人翁春亮介绍,九鳄舞的表演程序一般分为“执灯”“嬉游”“打四角”“对吻”“穿花”“四翻”“跳径”“跳龙门”“收场”九部分。由操纵尾鳄的演员指挥动作和队形的变换,表演众鳄嬉戏、骄恣、作恶、被驱、忏悔、从善成正果等情节,表达人们驱邪除恶、劝恶从善、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1984年国庆节,惠来九鳄舞到汕头市献演;2002年参加揭阳建市10周年纪念活动大型文艺表演;2009年参加揭阳市首届特色文化节民间艺术表演;2013年参加在东莞举行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汇演,获银奖;2016年参加省“非遗”处组织的佛山市“非遗”周秋色巡游表演,反响极好。
  翁春亮说,九鳄舞具有优秀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它壮观豪放、气势威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召力。经长期不断创作完善,逐步形成具有社会性、自娱性、适应性和艺术性的典型特征。它弘扬正气,向往美好,每逢春节元宵,惠城群众便自发起舞,共庆节日,同祈幸福。“鳄鱼” 色彩鲜明,豪放畅游,活灵活现;舞者感情强烈,踏着鼓点,动感奔放;观者目不暇接,人山人海,好不热闹。九鳄舞艺术造型独特,表演不受场地限制,表演空间灵活,大至广场,小至街头巷尾,群众都十分喜闻乐见。
  在惠来城乡,九鳄舞已逐步成为年节喜庆、休闲娱乐的特别节目,是群众热爱的一项民俗活动,对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早在20世纪50年代,九鳄舞就名扬国内外,如今更是成为联结乡情乡谊的纽带,对外艺术交流的一种形式。由于人才和资金的缺乏,九鳄舞的传承发展也面临困境,亟待有识之士出谋划策。
  惠来九鳄舞
  九鳄舞是风格独特的民间舞蹈,流传于惠来县。惠来昔年春秋二祭必舞九鳄,清道光以后,改在除夕、大年初一至元宵期间,此俗相沿至今。
  相传,唐朝韩愈来潮州做刺史,兴学育人,发展生产,敢于抑制豪强,驱除恶鳄,功绩卓著,后人非常敬仰。清雍正己卯年,惠来县移建韩祠、韩塔于英内学宫两侧。年节拜祭韩文公时,必焚化纸钱和篾扎纸糊的“鳄鱼”等冥品。有的儿童就拿起未烧化的鳄鱼挥舞玩耍,从而形成了“舞鳄”“游鳄灯”等活动,逐渐发展成今天的九鳄舞。
  九鳄舞的道具鳄灯,用竹篾扎成鳄头鱼身龙尾形,外蒙丝纸或绸布,灯内有烛火(现在有以干电池灯泡代替),挥舞不熄。9盏鳄灯由9名壮汉操纵表演,在鼓、钹、锣的伴奏下,风格刚健活泼,色彩绚丽,场面壮观。全舞由游行亮相、打四角、对破、拍手圈、穿花、四翻、跳径、跳龙门、结尾收行列等9套舞蹈动作组成,由操纵尾鳄的演员指挥动作和队形的变换,每段舞构成一景,各有特色,表演众鳄嬉戏、骄恣、作恶、被驱、忏悔、从善成正果等情节,表达人民劝恶从善的愿望。惠来九鳄舞于2007年6月入选第二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观 点
  在活化中传承
  彭妙艳
  惠来的九鳄舞,是极具地方色彩的“非遗”项目。百几十年来,由于能够开展与时俱进的表演,不断在活化中传承,因而越来越显示出艺术魅力。
  据传,九鳄舞是方荫棠于新中国成立之前所传授的一种民间舞蹈。它以潮州人在韩愈率领下英勇机智开展驱鳄的历史为题材,以舞蹈的语言表达鳄鱼恣骄肆虐、受驱乞怜、忏悔从善的过程为内容,以人民憎恶向善,不畏强暴,机智伏煞的精神和行动为载体,完美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热爱家乡、向往国泰民安、生活美好幸福的主题。而在表演风格上刚健雄壮、壮美激越,色彩艳丽而且富于节奏感,非但可以丰富、活跃节日文化生活,同时还能赋予形象化的教育效果。因而百年来风行不衰,而且还曾以其具有的代表性、典型性,而参加市和省里举办的各种“非遗”展示活动,更经常在乡村的节日间表演,受到群众一如既往的喜爱。
  时代在发展,文化日趋多元,如何保持九鳄舞在民间艺术上固有的地位、受欢迎的程度。以惠来的实践看,可用“活化”两字概括。所谓活化,就是不因为社会艺术形式多样了,就把传统性的民艺尘封,而是尽量提供活动、演示的机会,使其不被遗忘;就是对于这些已成“非遗”项目的传统民艺,在保障基本性质不变,对于某些环节、元素,进行顺应社会审美心理、眼光变化的调整。好像相关文章所介绍那样,惠来民间艺人不断研究、改革、创新,使游灯和舞蹈器具、服装越来越精美,舞蹈动作也越来越丰富和优化,这都是很有效的活化举措。
  当然,这也不是说调整、提升,就是仅仅在道具、服装等方面的靓化,指的是“精神”方面的契入。因为这样,才容易与观众互动,才可能产生共鸣。只有建立了这个“群众基础”,传统艺术才有现代的“立足之地”。这与一味追求奢华、繁缛是两码事。有些项目就因为对“原生态”保持不够,“植入”现代元素太多,变得非驴非马,反而让人反感,因而失去延承的活力。
  从惠来九鳄舞的传承情况看,所走的路子是正确的,值得坚持。而它在活化上积累的经验,也应予分享,使揭阳非遗的保护、传承有着更多凭借,更多方法和更好的前景。
  顾问:李锡洁 彭妙艳
  撰文:刘春玉
  摄影:林镇洲 方义生 郑楚藩  黄卓奇 黄丽娜
  标题题字:王增鹏
来源:揭阳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