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最美人物
匠心编排 以情动人 ——记广东潮剧院剧作家林克
发布日期:2019-07-24

 林克(中)为创作剧本深入基层体验生活。 通讯员 摄
  7月23日、24日,广东省百花潮剧院精心打造的现代戏《桑浦山花》,作为广东省唯一入选剧目参加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19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成功演出。该剧艺术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揭阳军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峥嵘岁月,赢得广泛好评。
  本次会演汇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1台剧节目,涵盖评剧、秦腔、弋阳腔、漫瀚剧、侗戏、潮剧等30个剧种。《桑浦山花》能在全国申报的众多优秀院团和剧目中,经过领导专家的级级评选被列为进京剧目的,来之不易,是我市艺坛的一大盛事。这对于在全国大力宣传揭阳形象,弘扬揭阳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执笔这部剧的是谁?这部剧又有什么出彩之处呢?让我们走近潮剧《桑浦山花》剧作者林克。
  记者 蔡烨华
  艺术再现揭阳抗战岁月
  《桑浦山花》以大脊岭抗战为背景,通过山民秋菊一家为国献身、大义灭亲的壮举,表现揭阳军民在这场保家卫国战争中的英勇献身精神,演绎的是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剧本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从一个小家庭切入,延伸到整个战争背景,展现了日本鬼子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及心灵伤害,充分演绎了人物性格发展的过程,表现出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精神升华。”林克表示,《桑浦山花》是一部感情戏,他在编写过程特别注重对人物内心的挖掘,处理好感情层次,使人物更加真实可信,血肉饱满。《桑浦山花》表现出牺牲了丈夫与儿子的英雄女性的大情大爱、大节大义。但这种大情大爱、大节大义又是建立在人物质朴的情感动机之上,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凸显出舍小家、为大家的坚强的秉性和耀眼的光辉。
  独具匠心的编剧结构和细腻的情感挖掘使整台戏让人耳目一新,潮剧《桑浦山花》斩获了第十三届广东省艺术节最高奖剧目一等奖以及优秀编剧奖、优秀表演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舞台美术奖等大奖以及广东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广东艺术》杂志刊登《桑浦山花》剧本,并发表《〈桑浦山花〉的三个还源》《一台好看的抗战戏——谈新编潮剧〈桑浦山花〉》等长篇评论文章。认为该剧“把英雄还原成人,让他具有人的感情,他才能真正打动人,这样的艺术作品才能真正成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桑浦山花》成功之处首先就在于它实实在在做到这一点”。
  戏剧创作之路一走就是几十年
  林克是揭阳人,毕业于揭阳一中,曾任揭阳潮剧团副团长。1999年到广东潮剧院工作。现任广东潮剧院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汕头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是一位出色的潮剧剧作家。而《桑浦山花》的成功也见证着林克深厚的编剧功底。
  提起如何走上戏剧创作道路,林克回忆说自己从小喜欢阅读、喜欢文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阅读了大量王蒙、铁凝、王安忆、莫言、贾平凹等作家的小说,平时又特别喜欢看电影、戏剧作品。当时的潮剧演出一票难求,经常不得不争看日场或深夜第二场的演出。当时他把《赵氏孤儿》《柴房会》《苏六娘》《白兔记》等戏都看得滚瓜烂熟,尤其迷恋那优美动听的潮剧唱词。“那时候没有条件找到剧本,只能花钱去买录音带,因为录音带的背页附有唱词。几乎市场上有什么就买什么。”林克说,看多听多了,林克开始了创作了。第一次写独幕潮剧《彼此陌生》就被炮台潮剧团搬上舞台,参加了揭阳县文艺汇演。继之又创作第一台上下集大戏《雾锁皇恩》,由揭阳市潮剧二团演出。
  就这样,林克的戏剧创作道路一走就是几十年。主要剧作有《石榴花》《天子奇缘》《唐伯虎》《玉川救帅》《风筝奇缘》《帝王佩》《英雄》《乡村爱情》《彼此陌生》《中国人白雪》以及改编《陆文龙》《双孝廉》《洞庭青天》《牡丹台》《大义状元》《烟霞山》《无品官》等,大多由广东潮剧院一、二、三团及揭阳市潮剧团等艺术团体演出,其作品多次获奖并深受海内外观众欢迎,很多剧目久演不衰,众多潮剧唱段被广为传唱。
  戏剧创作要找到真实的人性
  在戏剧创作这条道路上,林克走得兢兢业业,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寻求着业务的增进和艺术的突破,汗水和心血换来了一次次的荣誉和好评。他移植的潮剧《沉浮记》获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剧目二等奖,创作的潮剧节目《一曲乡恋唱不完》获广东省第六届戏剧曲艺花会银奖,创作的现代戏《石榴花》获广东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第十届广东省艺术节多项奖,创作的《唐寅与王妃》赴新加坡演出获得高度肯定,并被评为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电影、电视剧、戏剧创作生产重点选题》(2015-2017)项目。创作的大型现代戏《古村情恋》被广东省艺术研究所编入《家园》一书。
  中山大学吴国钦教授评价《石榴花》是一出精彩好看的现代戏,“它声情并茂,艺术表现独特,展现了潮汕山村半个世纪的时代风貌,跳动着强烈的时代脉息,引发人们对人生、社会、历史深沉的思考。”原汕头市政协副主席谢惠鹏三次观剧后也表示,自己“每一次都为剧中扣人心弦的情节所感动,为剧中人性化的人物塑造所折服,为剧中对潮剧传统艺术的继承、发展、创新而高兴。”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剧作罗怀臻对《唐寅与王妃》给予高度评价,说剧本“深刻描绘了一介书生唐伯虎仕途拼搏的心路历程,把人物断却青云路之后诗词寄志、书画抒怀的性格发展真实而又生动地表现出来。同时成功塑造了一个雍容华贵、蕙心兰质、敢爱敢恨的王妃新形象。全剧注重对唱词的雕琢,每段唱词都显得凝练典雅。”
  “戏要有‘戏’。剧作人应知道和懂得什么是‘戏’,然后去探求和实践‘戏’应如何生成,如何组织,如何震撼人心又如何标新立异。”写了很多作品,林克也有很多感悟,他认为并不是曲折生动的故事就可以生戏,也并非富有传奇色彩的高贤名士和富有地方风情韵味的掌故都能成戏。他坦言,几十年的创作过程,自己经常发愁找不到“戏”,没有找到真实的人性。人性就是冲突,人性就是戏剧性。戏剧创作不仅仅需要高超的故事编织技巧,更要求剧作人对不同类型人物的生活状态及心理状态都有精确的把握。
来源:揭阳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