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红色基因
黄旭华院士亲属观看《大国赤子》首演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发布日期:2019-08-02
  记者 黄 蕾
  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1日晚,以“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原型的大型现代潮剧《大国赤子》在揭东人民广场剧院成功首演,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更令人振奋的是,首演当晚,从广州、肇庆、汕头、汕尾等地专程来揭的黄旭华院士亲属也到现场观看演出。本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其亲属,听他们讲述黄旭华及其家族背后的感人故事。
  刻苦求学  立志报国
  黄旭华祖籍揭东玉湖新寮村,家中兄弟姐妹9人,他排行第3;妹妹黄牧排行第4,最小的两个弟弟黄绍赞、黄绍美是一对双胞胎兄弟,兄弟姐妹中大学生就占了6个。
  说起三哥黄旭华,黄牧脸上溢满自豪。出身书香门第,秉承“崇德尚贤、立德为本”的家规祖训,父母的谆谆教诲,让黄旭华兄弟姐妹从小立志刻苦求学,长大报效国家。“我们的父母都是读书人,他们希望儿女都有出息,经常教育我们要读书识字明理,身怀一技之长,就算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卖田卖地也要供我们兄弟姐妹几个读书。”黄牧说。黄旭华的求学经历,可以用“艰辛”“坎坷”“波折”来形容,从小勤奋好学的他,在汕尾读完小学,到了上初中的年龄,因当时日寇入侵,附近的学校都关闭了;为了寻求一个相对安定的求学环境,1938年,14岁的黄旭华辞别父母兄妹,孤身一人走了整整4天崎岖的山路,到了当时迁往揭西的聿怀中学就读。1945年抗战胜利后,黄旭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并选择了造船专业。而妹妹黄牧为了支持三哥念大学,在家庭条件贫苦的情况下,毅然放弃继续读书深造,靠着当教师的微薄薪水补贴黄旭华上大学的费用,无怨无悔,期间还亲手缝制了一件棉袄寄给黄旭华,这段故事至今被家族里的人称赞。
  隐姓埋名  以身许国
  1958年中国启动了研制核潜艇的计划,34岁的工程师黄旭华被选调至北京,出发之前黄旭华并不知道自己要肩负的任务是什么,但是他到了北京立刻被留了下来。到那个地方,那个单位,只留下一个联系信箱,书信来往也比较少。也就是在这一年,和黄旭华一起被选中的29个人,成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人,服从国家的需要,从此隐姓埋名。“1957年元旦前,三哥回了一趟老家,母亲对他说以后要经常回家看看,他答应了,但谁知,此后30年却再也没能见上他,我们都不知他去了哪里。期间,我们还多次写信问三哥:”你在北京哪一个单位?你到北京去干什么工作?‘但他都没有回复!“黄绍赞回忆道。
  采访中,黄绍美说起了一段往事,那是1972年,他跟胞兄黄绍赞到山西大寨参观后前往北京,三哥黄旭华已经在北京安排好招待所,到时兄弟见上一面,结果等来的是三哥工作忙,没有会面。身在党政机关工作的黄绍赞、黄绍美,对三哥的这次失约,非常理解,认为三哥一定为了保全国家机密才无法跟兄弟会面。30年来,黄旭华去哪儿,做什么事情,无人知晓。人们只知道,他的父亲去世了他没有回来,二哥去世了他也没有回家。直到1987年,老母亲收到了一本三儿子黄旭华寄回来的《文汇月刊》;她仔细翻看,发现其中一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介绍了中国核潜艇黄总设计师的工作,虽然没说名字,但提到了“他的妻子李世英”这句,这不是三儿媳的名字吗?原来黄总设计师就是30年不回家的三儿子!知子莫若母,黄旭华年迈的老母亲感慨地告诉儿孙、亲戚:“老三的事,大家要理解、要谅解!”
  1988年,黄绍赞、黄绍美又一次见到三哥,黄旭华才向家人道出了实情,核潜艇技术被列为国家最高级别的机密,领导再三强调,一定要确保国家的机密,不容许泄露工作单位,而且要隐姓埋名、默默无闻,当无名英雄,进了这个领域,就得准备干一辈子,就连犯了错误也不能走,必须留在单位里打扫卫生。“在三哥的身份公开之前,我们对他知之甚少,后来通过媒体对他事迹的报道,国家对他的肯定,我们才渐渐了解他,是家乡养育了他,是组织培养了他,是时代造就了他,他是我们兄弟姐妹的榜样。”黄绍赞说。
  誓言无声  牢记使命
  2013年,黄旭华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在此之前,他的名字隐藏在大海深处。60年前和黄旭华一起被选中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一个甲子的风云变幻、人生沧桑,从头到尾、由始至今还在研究所“服役”的就剩黄旭华一个,退休的退休,离散的离散,只剩下他一个人。“为了实现毛主席说的‘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宏伟誓言,为了祖国核潜艇事业更上一层楼,为了国家国防军队建设,黄旭华选择奉献终生 .”黄牧说。
  2017年11月17日,黄旭华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远在肇庆的黄绍赞、黄绍美兄弟俩在电视上看到,感到无比温暖,又一次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们告诉记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视知识分子,尊重人才,重视科技发展的生动体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平易近人,尊老爱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坚强保证。
  2018年9月,撰写《大国赤子》剧本的作者揭东区文化馆馆长黄烈明,带着刚刚完成的剧本初稿前往湖北省武汉市“719”所拜访黄旭华院士,剧本创作获得了黄旭华院士的高度评价,黄老一字不改。随后,剧本接连送到黄牧、黄绍赞、黄绍美姐弟三人手上;在阅读剧本过程中,姐弟三人几度落泪,剧情深深打动着他们每个人。黄绍美说:“感谢揭阳市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这个剧本非常符合实际,对黄旭华的事迹撰写很客观,研制核潜艇的30年,是我三哥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片段,作者实事求是,写得感人至深;而且作品紧扣时代主题,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国赤子》的上演,将对广大党员干部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这也是我们揭阳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一件大事,我很期待这部剧。”黄绍赞则表示:“这是一次了不起的创作,潮剧是我们地方优秀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古老的剧种,这次通过改革创新,以现代的手法来表现,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提升戏剧感染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以潮剧的形式演出,对于老一辈和新一代的观众来说,都是很容易接受,通过家乡戏唱家乡人,立体鲜活,在讴歌英雄人物的同时也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重回故里  乡情浓郁
  2017年9月28日,黄旭华院士偕夫人李世英、女儿黄燕妮、黄峻,回到玉湖镇新寮村省亲,看到热情的父老乡亲,他激动地说:“我是广东揭阳揭东玉湖镇新寮村人,我一直以我的家乡为荣,没有忘记!”
  同样阔别家乡多年的黄绍赞、黄绍美兄弟俩,思乡之情也日益浓烈,虽身在他乡,但他们时刻关注新寮村发展,两人还于2014至2017年间,三次返回新寮,细细领略故乡的风土人情,看看新寮古村的发展变化。踏着脚下这片亲切的土地,面对热情的家乡父老,听到浓浓的乡音,黄牧、黄绍赞、黄绍美姐弟三人万分感慨。“新寮村是远近闻名的‘广东省古村落’‘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是我们的根,父母常常教育我们‘树高千尺不忘根’,无论我们身在何方,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忘了养育我们的家乡。”黄绍赞表示,此行来揭,除了观看演出,他们还将回到新寮村,再次接受心灵的洗礼和教育。
  如今,黄旭华兄弟姐妹几个都已步入耄耋之年,这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生秉承祖训、谨遵父母教诲,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忘身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满腔热血报效家国,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团结互助、和睦乡里的传统美德。“平日一有空,我们与三哥会通电话闲聊家常,但从来不谈工作,这么多年不能在父母跟前尽孝,他一直很内疚,我们都非常理解他。当他被问道如何看待忠孝难两全的问题时,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他始终坚守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对国家忠诚的承诺,作为一个时代楷模,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来源:揭阳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