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习园地
以新思想为引领,推动新时代社会治理理念落地见效
发布日期:2019-11-21
  林晓韩
  阶段来,通过深入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我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了新的认识、新的领悟。
  一、纵观新中国发展历程,从70年社会治理的演变中领悟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翻开新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社会治理”发生的深刻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家为了革除旧社会的弊端,加快建立并稳定新的社会秩序,以强大的管控能力,成功应对了各种困难和考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社会治理站到崭新的起点,社会治理现代化进入发展新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各级政府开始注重“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社会管控”转变为“社会管理”。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社会管理”的提法更新为“社会治理”,提出: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广东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从社会管控到社会管理,再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差,成为党和国家社会治理理念的重大变革的生动写照,这就是一条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之路。在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就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之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二、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从“共建共治共享”内涵中找寻新时代社会治理“金钥匙”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党对治理理念不断提升和治理实践不断拓展的结果,体现了党对公共治理理念的吸纳认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积极调整、国家治理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正确回应。
  共建,就是为发展凝聚新共识。“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共建的核心就是“凝聚”,众人之事众人办、大事小事好商量,这样利益表达才能更加多元,社会参与更加广泛,在协商共建之中,社会主体的智慧与诉求竞相迸发、激荡争鸣,凝聚起新的发展共识。
  共治,就是人人参与、人人尽责,共同参与社会治理。一个社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政府、市场、社会的相互补位。实践证明,社会治理机制在认识与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无不来自于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无不得益于基层探索同顶层设计的良性互动。
  共享,就是共同享有治理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是我们衡量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社会治理就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如果说“共建共治”意味着公众参与度的提升,那么“人人共享”则指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不断增强,这也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最终目标。
  总的来说,“共建”“共治”“共享”三者之间相互交融又互为促进,铸成我们解决社会矛盾,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开启新时代发展大门的“金钥匙”。
  三、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用新时代社会治理最新理论指导“创文”实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新时代社会治理突出“以人民为中心”,从宣传文化工作职责来看,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就是做好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
  就普宁来说,随着城市的扩容提质,近几年普宁市区的规模发展很快,市区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城市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城市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等要素的有效管理、有序流动,如果做不好,就会带来交通拥堵、秩序混乱、环境脏乱、生态污染等“城市病”。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就是使城市治理进入法治、科学发展的轨道,进而解决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我市近年来创文成效来看,通过创文,许多以前老大难的问题都迎刃而解,比如流沙东街道斗文村规范公共信息便民服务栏管理,根治了“牛皮癣”;新坛村一纸村规破除陈规陋习,带来丧葬“轻”风;南平里老居民区通过综合整治,旧貌换新颜;池尾街道新寮村疏堵结合、拆建并举实现华丽蜕变……通过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的文明创建,换来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美丽家园,正是贯彻落实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念的具体实践和生动写照。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牢记初心、勇担使命,坚持问题导向,牢牢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融入“商贾名城、创新之城”的每一个实践,为新时代普宁经济社会发展汇聚起磅礴伟力。
  (作者系普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来源:揭阳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