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贤德活动
千年诗坛──群星璀璨 佳作流芳
发布日期:2018-07-04
  杨史辉
  揭岭山川灵气,钟灵毓秀,哺育出一代代名人,历代以来诗词佳作迭出,广为传诵,为揭阳的历史文化增光添彩。这些诗词是优秀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闪烁着的光芒辉映着历史的星空,光照着未来,繁荣和丰富了本地文化,是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我们从历代以来的各种书籍和资料中,可见揭阳诗坛的发展和成就。
  陈作宏先生组织编写的《古今揭阳吟》一书,收录了宋元时代诗人11人,明朝诗人62人、清代诗人158人,共231人(不包括民国和新中国建国后),还有部分诗人和作品因其他原因未能尽录。
  长寿女诗人以诗文退兵在揭阳一千多年来的诗词领域中,群星璀璨、名家辈出,有唐朝的陈元光、宋元时期的彭延年、陈希伋、杨宗瑞、陈文瑶、郭真顺等。他们开揭阳一代诗风,是揭阳诗文的发轫,成为揭阳文明史上的瞩目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揭阳历史上著名的贤德女诗人郭真顺,她1312年出生于明代潮州府揭阳县龙溪都(今属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郭陇村,卒于1436年。她120岁时写成名诗《归宁自序》,享年125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女诗人。诗作被选入《明诗别裁》和《中国历代女子诗词选》,最为知名的是《上指挥俞良辅引》《归宁自序》2首。
  1369年(明洪武二年)明朝初期改兴化卫为潮州卫,仍由俞良辅任指挥。当时潮州和各县均已归附明朝,但在广大农村和山区,仍有不少未予归顺。1371年俞良辅奉旨率领数千精兵从潮州出发,深入各地征讨残存反明势力。大军所至,杀掠颇多。由于溪头寨较为偏僻“时寨人尚未归附”,这成了俞良辅军队征剿的目标之一。在这危急关头,年已60岁的郭真顺作了《上指挥俞良辅引》一诗,于大军入寨时,“遮道上之”将诗呈献于俞良辅,全诗三十二句,言词恳切。这位女诗人白发苍苍,马首陈词,既委婉又恳切,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安定,百姓安居,免受兵火之灾的希望。俞将军被女诗人感动了,俞良辅说:“此贤女所居,其民必驯”,于是领兵离去,溪头寨得免诛夷,村民幸免于难,郭氏诗文退兵的事迹,为后世所传颂,一首诗居然保全了远近很多乡村的安全。
  她的《归宁自序》更是广为传诵,归宁,即已嫁女子回家看望父母。写此诗时她已120岁,确实是一个“奇迹”,活到百岁已不易,活到120岁还会写诗,这在中国文学史上绝对又是一个奇迹。诗人用质朴的笔触,精心地描绘出一幅静谧温馨的乡村画景,为村民唱出一支优美的赞歌。在历代女诗人中,正面描写和歌颂劳动人民的作品,可说是凤毛麟角,堪称贤德。
  爱国主义精神千古流芳
  明清时期是揭阳诗歌创作的繁荣期,揭阳历史上诗人、流派众多的一个时期,名家辈出,影响较广。其中不乏优秀诗人和作品。出现了一大批较有影响的诗人和作品,如林仕猷、苏福、薛中离、翁万达、许国佐、郭之奇、罗万杰、黄奇遇等。其中的郭之奇(1607~1662),字仲常,又字菽子,崇祯元年(1628)进士。他才华横溢,被明末学者、儒学大师、民族英雄黄道周誉为“一代儒宗”“八闽山斗”。郭之奇有《宛在堂诗集》《文集》等著作,他共有诗作三千余首,无论数量还是成就,都是较高的。
  揭阳诗人都是国家英才,在政治上、艺术上都颇有建树,虽在被人称为“省尾国角”的潮汕地区,但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开创了一代诗风,出现了揭阳历史上诗文创作的繁荣时期,至今仍然值得我们为之骄傲。特别是明末清初“遗民”诗人的作品,大都敢于正视现实,反映那个时代的国家、民族斗争,反映社会矛盾、暴露现实黑暗,表达了不忘故国的思想感情,慷慨悲歌、家国情怀一直深受赞颂,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千古流芳,在诗坛上产生较大的影响。
  清代的揭阳诗坛出现了不少名家佳作,异彩纷呈,诗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数和影响,一批作品广为流传,在揭阳、潮汕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如丁日昌、谢錬、曾述经、曾习经等等,他们的诗词、文章在清代的文坛上广受好评,影响深广,成为揭阳为数不多的“国家级”诗词大家。
  为揭阳留下宝贵文化记忆
  在诗歌的传承上,诗礼传家,诗风绵长,各领风骚,享誉诗坛,揭阳诗坛有父子(母子)诗人,如郭真顺母子、郑旻父子、郭之奇父子、王德徽母子、林铭球父子、林家濬父子等,更有被清末著名诗人陈石遗称为“三世诗家世所无”的丁日昌家族,还有兄弟诗人曾习经、曾述经,陈雄略、陈雄思等。
  揭阳诗坛名家众多,佳作迭出,他们笔下每每抒发出了诗人固有的忧国、忧时、忧民情怀,用诗歌记录国家、社会变迁和民生百态、社会风俗、吟咏祖国秀丽山川、家乡美景、百姓生活、民风民俗等,表达诗人的人生感悟、生活情趣和心路历程等等,为揭阳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的记忆。透过揭阳诗文,看到传统优秀文化千百年来在揭阳大地上扎根、开花、结果,印证着这块古老又年轻的土地上绵延不断的历史文明和闪烁着的文化之光。

  揭阳的历代诗文,无愧于“海滨邹鲁”美誉,是“贤德揭阳”的体现,佳作琳琅满目,前后辉映。许多作品,或气势磅礴,或婉雅恬淡,或词清句丽,或本色隽永。就内容而言,多触及时事,反映社会生活,关心人民百姓疾苦。当外敌侵凌之际,不少诗篇怒发冲冠,慷慨激昂,从不同角度抒写爱国情怀。而描写家乡各处美丽风光,透露出对家乡深挚的感情,揭示了诗人的精神境界,反映了揭阳历史的社会风貌和社会发展脉络,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揭阳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用文化的力量春风化雨,润泽百姓的心灵,以先贤为榜样,弘扬贤德揭阳,传承优秀地方文化,在继承中创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为建设贤德揭阳而努力。

来源:揭阳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