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厝:文化古村有美丽故事
发布日期:2023-04-18
佘厝村位置图。阿 龙 制图
从双溪明月公园出发,沿南河北绿廊西行990米,往北进入新王、下路两村间的村道180米,往西转榕新路行走422米,就来到京冈街道佘厝村境内。2023年季春,记者一行走进佘厝村,这是我们“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经过的第39个社区(村),也是进入京冈境内的第5村。
佘厝村地处京冈街道中北部,东临南港河汊,与新路村、新王村隔水相望,南与下路村相邻,西与陈厝村、京北村相接,北与凤美街道广南村毗邻。全村总面积约1200亩,人口2068人,为佘姓单姓村落。
记者 蔡逸龙
一位朝奉郎,繁衍一个族群
佘氏家庙。阿 龙 摄
佘厝村古称佘厝寨,佘氏一脉为福建莆田佘氏传入。
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福建莆田人佘宽大中举,做了朝奉郎。宋代,朝奉郎为文臣京朝官三十阶之第二十二阶,正七品。清乾隆《揭阳县志》载其中举时间为咸淳中,清光绪《潮州府志》选举表则载其中举时间,列于咸淳四年之后、六年之前,证明其中举时间在1268或1269年。佘宽大字曰量,晚年在揭阳县桃山都(都址位于今榕城区炮台镇桃山村)定居,后人因此又尊他为桃山公。佘宽大过世后葬于桃山岭仔村(今桃山村新明自然村)后,潮汕地区大多佘姓后人均尊佘宽大为入潮始祖,相关宗亲会于1988年对该墓进行重修。2021年,揭阳市空港经济区文化旅游体育部门将佘曰量墓公布为文物保护点。
因佘宽大落籍揭阳,清代编修的州、县地方志,均署其为揭阳人。
元初,佘宽大的二儿子佘处士,从桃山都迁入渔湖都塘口定居,始创佘厝寨,被后人尊为佘厝一世祖。
佘氏落居塘口佘厝寨后,瓜瓞绵绵,人口逐渐壮大,地域往西拓至圆镜村附近,与圆镜林、圆镜陈相邻,因而,人们因地缘接近,又称其为圆镜佘。
清康熙十二年(1673),佘氏后人在村里建起了佘氏家庙,缅怀祖宗开基之功。因为村里有多位族亲在明清时期中举,到外地做官,祠前古有旗杆夹数座。
据村干部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佘氏家庙一度成为凤南小学的教学场所。2006年,在凤南小学搬到新校址后,村民对这座家庙进行了全方位修缮。
佘氏家庙位于村寨前的南港河汊北岸,坐北朝南,建筑面积908平方米,建筑结构为石木结构,建筑样式为五开间三进庭院式加拜亭,开三山门,且山门墙为全坚石壁。门额书题“佘氏家庙”,东侧门额书题“螽麟济美”,西侧门额书题“科甲联芳”,大门左右置石鼓。
2018年,佘氏家庙被揭阳市人民政府列为历史建筑。
一副祠堂联,寓意科举旺地
佘氏家庙两个侧门上的门额题匾,其实是一副联对。
上联“螽麟济美”中的螽、麟,是两种动物。螽指螽斯,俗称纺织娘,是鸣虫中体形较大的一种,因而多被人用来象征女性;麟则指麒麟,人类想象中的一种瑞兽,多用来比喻男性。济美,意为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上联的意思是家族人丁兴旺。下联“科甲联芳”,则是对族群里贤达辈出的褒扬礼赞。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四级调研员、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王增鹏对此分析说,每个祠堂大多挂有几副表达对宗族美好愿望的楹联,这其实也是中国楹联文化的一个特征。他认为,佘氏家庙的这副楹联,不单体现了对宗族兴旺的期盼,更诠释了文化乡邦盼望贤达辈出,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的志向。
据乾隆《揭阳县志》载,在明清两朝,出自渔湖的佘氏举人就有两人,佘厝成为远近闻名的举人之乡。而据村里族谱的记载,则多达5人。
佘秉佳,明景泰六年(1455)任建阳县知县;佘国玺,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任如皋县县令;佘一议,万历二十五年(1597)授思明府教授;佘元起,清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任陕西蒲城县令,清康熙年间任主考官;佘志贞,清康熙十八年(1679)授翰林院侍读学士。
正因为有多个族亲到外面做了地方官,村里才在家庙前竖起了旗杆夹,真可谓乡有贤达,宗族焕彩。而跟别的祠堂有所不同,佘氏家庙里面还摆放有一顶特别的黄罗伞,这是跟一位族亲有关的纪念物品。
一顶黄罗伞,藏着一段故事
佘氏家庙里摆放的黄罗伞。阿 龙 摄
村族谱里记载的康熙学士佘志贞,并不是村里人,但佘厝后人却一直把他认同为从佘厝寨走出去的官员,甚而家庙里至今保留的黄罗伞,也是因他而得的,这又是怎么一番故事呢?
佘志贞是澄海县蓬洲都渔洲乡佘厝上佘村(今属汕头市龙湖区鸥汀街道蔡社社区)人,原名艳雪,字梅伯,号嵋洲。佘志贞的祖上是南宋朝奉郎佘宽大的长子、即佘厝寨一世祖佘处士的胞兄佘柏峰,跟佘厝寨佘氏是同祖同源。佘伯峰亦于元初从揭阳县桃山都迁出,迁至县境东部延德乡鮀江都一月牙状池塘旁定居,因水明如镜,遂命名落居地为圆镜村(今汕头市金平区月浦街道)。这支佘姓后人中的一支,迁至澄海县上佘村定居。佘艳雪童年时,遭遇“丁酉鸥汀惨案”(丁酉年1657、清顺治十四年、南明永历十一年),鸥汀寨为南明郑成功武装力量攻破屠城,佘母带着佘艳雪逃难来到揭阳渔湖都佘厝寨投靠族亲。
其时,佘艳雪十二三岁,十分好学,得知有一位族叔佘元起已经考中举人,还没赴任,他就来到佘元起的书斋,跟着佘元起读书。
3年后的顺治十七年(1660),佘艳雪赴广州乡试时,为不忘出生地而报籍澄海,此次应试中了举人。康熙十八年(1679),佘艳雪进京会试,得中二甲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入庶常馆学习3年,后授翰林院编修。为感念佘厝寨族亲的养育之恩,他特别拿出薪俸在揭阳佘厝寨建造了佘氏家庙。
后来,佘艳雪改左右赞善庶子,擢升侍讲、侍读学士,入值南书房,充政治、唐诗类函两局纂修官。擅长诗章,任职史馆达25年,每次召试或应制诗文,都备受康熙皇帝青睐,赏赐丰厚,名噪一时。传说康熙帝很是赏识他的才华,但嫌他的名字过于脂粉气,于是赐名“志贞”,佘艳雪自此改名佘志贞。康熙二十二年(1683),潮州知府林杭学重修《潮州府志》,书成之时恰逢佘志贞家居,于是参与了后期的校订工作,并为志书撰写了序言。康熙二十九年(1690),佘志贞出任庚午科山东乡试主考官,录取49名举人,其中有18人后来考中进士。康熙四十一年(1702),殿试考翰林,佘志贞名列第二。翌年,奉命代祭西岳华山,沿途各省官员争先赠礼,他义正拒收。回京复旨后不久即病逝,葬于京师。
因圆满完成祭岳任务,康熙帝十分满意,在其回京复旨后特别钦赐其一顶黄罗伞,以表嘉许。
佘志贞去世后,其澄海家乡的佘氏宗祠和第二故乡揭阳佘厝寨的佘氏家庙,都仿制了黄罗伞存放于祠堂中,对这位德高望重的族亲表达了永久的纪念。
一段建制史,书写来路征途
佘厝寨寨门。阿 龙 摄
元明清时期,佘厝寨虽为周边群众认同,但因人口少,名字没有被载入渔湖都的图和表之中,村庄要么被视为塘口村的一部分,要么被视为圆镜村的一部分。
民国八年(1919),渔湖都划为7段(都下机构,大致与乡相似),佘厝寨为广美段所辖。民国二十一年(1932),原渔湖、官溪两都范围合置为揭阳县第七区,下辖18乡,广美段析分为广美、长美和联邻3乡,佘厝寨为联邻乡所辖。民国二十八年(1939),原渔湖都范围7乡重新调整为5乡,京冈乡和联邻乡部分村合置为渔南乡,佘厝寨隶属渔南乡。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2月建立渔湖区,全区划为12个行政村,佘厝寨始称佘厝村,与邻近的7个村子合置为南联村,南联村政府(其时的称谓)设于佘厝村。后因位于凤联村南面,改名为凤南村。1951年,凤南村改称凤南乡。1955年冬,渔湖区设5个中乡,凤南乡和京冈乡合并为京冈中乡,佘厝村为其所辖。1957年1月,渔湖区5个中乡合并为2个大乡,京冈中乡并入渔江大乡。同年9月,渔江大乡与梅联大乡合并成立红旗人民公社,下辖13个高级农业社,凤南为其一,佘厝为凤南高级农业社管辖。12月,红旗人民公社改称渔湖公社,13个高级农业社改称管理区,佘厝隶属凤南管理区。1959年3月,管理区改称生产大队,佘厝隶属凤南大队。从新中国设置南联村开始至改设为凤南管理区,佘厝一直为村政府、乡政府、高级农业社、大队部驻地。
1959年冬,从凤南大队东部划出胡厝、新路、新王和霞路等4村,分设副业大队。凤南大队剩下佘厝、林厝和陈厝3村。1970年,凤南大队再次一分为二,将佘厝单独划出,设为佘厝大队。凤南大队剩下林厝、陈厝两村,大队部改设于林厝。这是佘厝首次单独设为行政村。
1984年,随着撤公社改区、撤大队改乡,佘厝重新并入凤南乡中。尔后,凤南历经村委会、村公所等建制,佘厝仍为其所辖。
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揭阳市和县级榕城区。1992年8月25日,广东省政府批准揭阳市在渔湖镇划出19平方千米设立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1994年5月9日,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扩至渔湖全镇。1995年4月,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在渔湖镇分设溪南、凤美和京冈3个街道。凤南村被划归新设置的京冈街道。1999年,京冈街道将凤南村一分为三,原所属3个自然村全部升格为行政村,佘厝村再次走上单独建制为行政村历程。随后,佘厝村委会在佘氏家庙挂牌办公。
2013年3月调整行政区域,佘厝村属揭阳空港经济区京冈街道所辖。2017年,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的佘厝村党群服务中心大院建成投付使用,村委会迁入新办公大院办公。2022年4月,佘厝村随同京冈街道划归榕城区管辖。
一张规划纸,绘制美丽蓝图